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等部署要求,加快构建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分行业分步骤建设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提到,将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优先选择广东主要出口产品、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等,组织编制产品碳足迹技术规范,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的范围、碳足迹因子取值、数据质量及报告编制要求等内容。
在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技术框架下,搭建与国际接轨的广东省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涵盖了广东重点工业行业基础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产品、基础交通运输过程、广东特色农产品等碳足迹因子。
根据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围绕电池、光伏、海上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系列产品,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并开展锂电池和电子电器(空调)等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同时,制定广东省碳足迹分级管理和评定技术规范,分批提出碳足迹分级评定产品目录,探索推出产品碳足迹等级标签。依据产品碳足迹等级,落实好国家有关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采购、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碳成本传导机制,协助出口企业获得本地碳成本抵扣,降低企业应对碳壁垒负担。